據中國新聞網報道,26日廣東汕頭灣海底68米深處,隨著“永平號”盾構機近5層樓高的直徑為14.57m的刀盤破巖而出。標志著世界首座設計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鐵海底隧道——汕汕高鐵汕頭灣海底隧道成功貫通。

據介紹,汕頭灣海底隧道穿越8度地震帶、11條斷裂帶,面對高水壓、強腐蝕等世界級難題,鐵路工作者以毫米級的施工精度,不斷攻克海底高鐵隧道技術壁壘。這背后,是“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”的鐵路精神在新時代的賡續,更是“人民鐵路為人民”初心的生動詮釋。隧道貫通后,汕頭至汕尾車程將縮短,潮汕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實現“1小時生活圈”,曾經“山高水長”的阻隔化作“天涯咫尺”的溫情。

汕汕高鐵作為東南沿海高鐵大通道的重要組成,其貫通恰似在粵東大地注入一劑“強心針”。數據顯示,高鐵沿線將形成超2000億元規模的產業帶,紡織服裝、電子信息等傳統產業將借力高鐵物流實現轉型升級。“高鐵+電商”的物流網絡,將帶動就業;南澳島漁民則期待著高鐵帶來的游客潮,讓“漁家樂”升級為“網紅經濟”。這條鋼鐵動脈,既為城市群發展注入動能,也讓鄉村振興搭上“快車道”,生動詮釋了“一條高鐵線,帶活經濟圈”的發展邏輯。

從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的”海上長城”,到汕頭灣底高鐵隧道的”地心穿越”,中國基建不斷刷新著”灣區奇跡”。汕汕高鐵的貫通,不僅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與粵東沿海經濟帶的“硬聯通”,更通過高鐵+旅游、高鐵+文化、高鐵+民生服務的多元融合,讓“半小時看海”“一小時登山”成為生活常態。

一隧貫通山海,一路惠澤民生。汕汕高鐵汕頭灣海底隧道的貫通,是新時代中國鐵路建設的精彩注腳,更是“發展為了人民”的鮮活見證。當高鐵列車即將在這條海底通途上飛馳時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鋼鐵與科技的碰撞,更是一個百年大黨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在南海之濱綻放的璀璨光芒。這條通向幸福的海底長龍,正在續寫著屬于新時代的“山海情”。